在去年舊文『勇者鬥惡龍:溫柔教養大過招』之中,我曾經相當簡短地提到一個馴龍基本招:與其糾正,不如給予肯定句的選擇。
這招其實相當好用,可是當初文章太囉唆,所以這麼好用的招數只佔到不到四行的篇幅,有點對不起它。
與其用否定句糾正孩子說『不要』、『不可以』、『不行』怎樣怎樣,給予肯定句型去引導孩子去做正確的事情,通常是更有效率的馴龍法。
舉例來說,叫小孩子『不要踩水』,通常會遇到孩子『就還是想一直踩』的堅強實驗心態。
如果直接給予肯定句的引導,跟孩子說『遇到水坑就從旁邊繞過去』,應該會得到較好的成果。
(我記得這個水坑例子其實是一個兒童心理學家在一群孩子身上做過的心理實驗,不過我忘記在哪本書裡看到的了。想得我好苦啊好像得老年痴呆症了真的很困擾,如果有讀者知道的話拜託點醒一下)
過馬路時,與其只給『不要亂跑出去』的命令,不如直接給予肯定句的引導,說『過馬路一定要牽手』、『要先停下來看看有沒有車子過來』,才會事半功倍。
一個思維的正向轉換,跳脫不停糾正的模式,就可以讓親子互動更有效率。
小札克跟北鼻麥有時候玩得太興奮而玩過頭或者一氣之下會伸手想打人。如果當下我記得用肯定句引導的話,通常會說『要打的話可以打沙發』、『不可以打我,可以用手拍拍我的背』。
話說上星期天我們剛從台灣飛回美國。時差不是病,差起來要人命。我凌晨兩點半被兩個精神抖擻跑來跑去的可怕小孩吵醒,自己也再也睡不回去了。
半夜兩個瘋癲小孩玩著玩著,北鼻麥突然起肖拿起松果打小札克的頭。(什麼奇怪的兇器)
我本來以為小札克會哭著叫媽,沒想到他竟然冷靜地轉頭跟北鼻麥說:『你可以拍拍我的背』。
然後北鼻麥就真的開始拍拍他的背了!
哥哥怎麼這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