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事兒說來話長。

小札克八個多月大的時候,本來幫我們帶小孩的保羅姐夫因為私人因素突然決定要搬到肯德基州去,我們家小札克就這樣晴天霹靂地失去了他的保姆奶爸。而且事發突然,我跟保羅只有兩個禮拜的時間找應對方案。

還好一個住我們家附近的好友為了她自己的寶寶,才剛面試了十幾二十家托兒所,所以她很快地給我來堂托嬰商業簡報,省掉我許多做功課的工夫。

除了親戚之外,要花錢的托兒基本上有三大類:(1)待在自己家裡的專人保姆(In-home Nanny),(2)待在別人家裡的托兒所(In-home Daycare),(3)一般的托兒所(Center-based Daycare)。

請專人到自己家裡來看小孩,好處是寶寶得到一對一的關注,父母可以自己安排教材活動,彈性很高。壞處除了保姆在家裡沒人監督、就算全家樓上樓下都裝了網路監視器還是難有完全保障外,就算付加州最低工資一個小時八塊錢,每個月還是將近一千三百鎂,何況大部分有口碑加上教育背景好的保姆都至少開價時薪$12到$15,這樣一個月就要花上將近兩千美金之多。

許多在別人家裡私人開設的托兒所(In-home Daycare)則是較便宜的選擇,每個月大概五百塊上下。這種別人在家裡自己開的托兒所,通常一家只有四到八個小孩,也受加州社會服務部的監控,但是我以前認識一個朋友就是開這種In-home Daycare的,後來發現她不但酗酒還有嚴重的憂鬱症加躁鬱症,最後竟然拋棄老公跟莫名其妙的男人私奔去,造成我心裡對In-home Daycare的陰影重重,想都不想就直接把這個選項刪掉。

 

使用刪除法後,只剩下一般的專業托兒所(Center-based Daycare)。

這種托兒所到處都是,許多是如Tutor Time或Kinder Care一類的大型連鎖課輔中心幼稚園兼托兒所,另外許多教會私立小學的附設幼稚園也有附設托兒所,我家附近開車十分鐘內就有超過十家之多。

依法規定托兒所內的嬰兒班(Infant Daycare)大人對嬰兒的比率(業內專稱為Ratio)不能小於1:4,所以嬰兒班一定都是托兒所裡面最貴的一班。依照地域不同,平均價格一個星期USD$250到$350不等,一個月一千塊出頭跑不掉。

我跟保羅面試了多家托兒所,說實在的剛開始感覺相當差。

不管整家托兒所裡面的硬體軟體如何豪華新穎可愛有趣,嬰兒班總是小小的一個區域,擺著幾個嬰兒床,幾張嬰兒高腳椅,地上混亂地散落着許多玩具,牆上掛著一些裝可愛的手印圖或照片,一個冰箱一個微波爐一個換尿布洗手洗奶瓶區,就是這個樣子。

這種托兒所裡的嬰兒班通常滿周歲之後就把嬰兒升級到幼兒班(Toddler Daycare),所以每家嬰兒班通常都是兩個保姆,最多八個嬰兒,大家都不到一歲。

面試嬰兒班裡面的保姆時,談的不外乎是她們多久換一次尿布餵一次奶,小朋友衣服奶瓶放哪裡,寶寶醒着的時候可能會唸書給他們聽,或者把幾個嬰兒放在一起玩觸感遊戲或手印圖等等美勞活動,天氣好時就到後院玩玩或者用手推車在學園裡面晃一晃。

其實就是付大錢請人換尿布餵奶陪皇上吧,鬱卒啊。

IMG_3145  

(上圖:參觀的Center-Based Daycare其中算是比較好而且比較貴的一家,雖然環境溫馨,感覺還是相當地混亂。)

 

同一時間有幾個友人與同事(其中一名還是學幼教出生的,不知道為什麼淪落到銀行工作)跟我大推蒙特梭利(Montessori)理念學校,說蒙特梭利出來的小朋友三四歲不到就相當熱愛讀書寫字算數學,還懂得如何有條理地分析批判,而且行為舉止超有禮貌進退得宜,相當有社交規範與自制力,之後進入普通學校後都比其他學生進階得多耶。

這是烏托邦開的幼稚園嗎?也未免太誇張了吧。

我查了一下,發現我家附近兩家蒙特梭利學園竟然有附設嬰兒班,於是我們在小札克的奶爸開出來的最後通牒的倒數最後一天匆匆地跑去參觀了一下。

參觀結果真的是大開眼界!

雖然許多小嬰幼兒同處一室,教室環境卻是超級乾淨整齊。嬰幼兒班(Infant/Toddler)的主任老師對於換尿布或餵奶等雜事一字不提,直接向我們介紹一個個教材玩具的用途:有的教材是為了培養以後握筆或拿湯匙的正確方式、有的是拿來培養喝水倒茶的小肌肉、有的讓小朋友熟悉不同形體的體積面積與觸感、有的是顏色配對與語言的熟悉度訓練等等。

我們突擊參觀的時候,小小孩們正在做小分組活動。每個小朋友捧著一組教材「玩」得津津有味。

教室裡一個小矮桌上還擺了個玻璃無蓋的小魚缸,裡面有一隻藍色鬥魚。主任說這隻魚已經活了五年多,從來沒有小孩成功地把魚缸打翻。

正當我們在與主任老師講話時,一個一歲半不到的小小孩捧著一組教材玩具蹣跚地走向我們這兒。主任老師對他說:Jack, please put the "work" back to where it belongs. (傑克,請把教材放回它歸屬的地方。)

我們眼睜睜地看著傑克就這樣轉身又蹣跚緩慢地走向放教材的書架,乖乖地把教材放回屬於它的空位上。

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兩個小時內我們就下手幫小札克報名了這間我家附近的蒙特梭利學園。

 

淺談蒙特梭利

 

小札克八個多月就要去上學,當媽的我緊張到差點沒心臟病發,噩夢連連。

保羅倒是老神哉哉。因為我婆婆老早就跟他說,以她的經驗談(婆婆一手養了七個小孩十四個孫子女與三個曾孫,樣本數相當高),從小就在托兒所跟其他孩子共處的孩子,之後上學比沒去過托兒所的小孩適應好得太多,在學校內情緒穩定,也因此比較能專心學習。所以保羅早就肖想這一天想很久了。

這話當然無法降低我心臟病發的風險,所以我回家埋頭做功課,好好研究一下「蒙特梭利」到底是什麼來頭。

「蒙特梭利」並不是一個品牌。「蒙特梭利」是一種顛覆我們所習慣的老師講學生聽、高分有獎搗蛋有罰、依年齡晉級制度等特色的傳統教育的教育理念與方法

由於「蒙特梭利」不是一個版權所有的名字,任何學校愛叫自己蒙特梭利別人也管不着,因此其實很多學校打著蒙特梭利招牌當噱頭,使用蒙特梭利的教具,卻並沒有貫徹蒙特梭利的理念教學法,本末倒置。

蒙特梭利博士的生平與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科學理論來源我不多言了,要詳盡地講以我囉唆的程度可能寫上兩年都寫不完,大家有興趣可以盡情地孤狗一下。

簡單地說,蒙特梭利理念的基礎是人類/兒童心理發展學。蒙特梭利主張利用小孩與生俱來的求知慾、好奇心、得到獨立自由的渴望,以及嬰幼兒時期的敏感期(對於顏色、音調、各種物體形狀以及週遭事物、情緒的敏感度),達到啟蒙最大化。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網站上說,蒙特梭利教育法一言敝之就是:A method of seeing children as they really are and of creating environments which foster the fulfillment of their highest potential - spiritual, emotional, physical, and intellectual - as members of a family, the world community and the Cosmos. (好難翻啊,所以我用紅字幫大家劃了重點)

簡單地說,每個孩子都是生來與眾不同的獨立個體,在處心積慮設計過的環境下因材施教,才能把孩子的心智與體能的潛力發揮到最大,培養成為積極有為的世界宇宙公民。(!?...誠徵比較厲害的翻譯)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主要有幾個重點:

(1)小孩是與大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完全不同的獨立個體,大人必須尊重孩子但不縱容,給予孩子們有限度的自由(Freedom within Limits)。

(2)小孩擁有的非比尋常的敏感度,以及從環境中學習與吸收的能力,是大人完全比不上的。

(3)最重要的學習時期在於零到六歲,因為這是從無自覺的學習逐漸轉為有自覺的重要時期(when unconscious learning is gradually brought to the conscious level)。

由於與生俱來的求知慾與敏感度,蒙特梭利相信小孩天生是為了做事而做事(work for the sake of activity itself),並非像大人是為了得到結果而做事。

當教育成為一個以達到目的為重點的環境(如為了考試得滿分、得到父母的讚賞獎勵、迎合父母的期望,或者怕考差被懲罰等等),小孩便逐漸地被大人制約成只重視結果,不在乎學習過程(因為不論學習過程如何,考差了就代表失敗),而失去天生的求知慾與學習動力,逐漸喪失從學習中得到樂趣的能力。

蒙特梭利的學校不使用也不需要獎懲制度,因為孩子從工作中已經得到令人滿足的樂趣與榮譽感,他們的精神已經被提升到比物質獎勵更高的境界。

蒙特梭利把每個孩子都當成獨立個案,注重個別教學、因材施教的蒙特梭利教育法能夠把孩子的能量導引到正確的方向去發展。

當孩子從學習中得到樂趣,自發性地產生學習意願時,就不會發生偏差行為,因此懲罰在真正的蒙特梭利學園中是派不上用場的。

在蒙特梭利的教室裡,老師是「觀察者」與「引導者」。如果說傳統教育上的老師是在教室裡發號司令的演講者,蒙特梭利教室裡的老師便是個靈活變通的活動主持人。蒙特梭利學園利用小孩與生俱來的求知慾與敏感期,很有心機地用設計過的教室環境(carefully prepared environment which guarantees exposure to materials and experiences)來引導孩子,讓孩子產生自發性的學習。

蒙特梭利相信有秩序的環境對小孩的大腦有正面幫助,所以這個有心機的蒙特梭利教室環境永遠都是乾淨整齊秩序分明又樸素、窗明几淨,書架上整齊地擺著教材式玩具與書籍,每個東西都有屬於自己的位子,用完了一定要放回去。

蒙特梭利相信尊重小孩個體,也相信從小養成品格、禮儀與自律性的重要性。

因為只有在自己的社群裡面能夠獨立自主守規則的小孩才是真正快樂的小孩,蒙特梭利的教室裡一定有符合小孩尺寸的餐桌椅、飲水臺、以及訓練坐馬桶用的小馬桶。在老師們的輔助下,包括一歲不到的嬰兒們,每個小朋友椅子坐完一定要自己推回去,餐巾自己折好,午餐盒自己放回便當袋裡,教材用完要自己擺回架上,桌墊要捲好,垃圾也要自己丟進垃圾桶裡。(蒙特梭利博士是世界上第一位倡導使用適合小朋友尺寸的桌椅傢俱的學者)

唯有如此才能幫助小朋友們自行作出正確的決定並且產生榮譽感,而不是整天被大人拖來拉去綁在高腳椅上的,完全失去自主性。

不管是多高級或多貧窮的蒙特梭利學校,看起來都應該如出一轍。我參觀過的幾家蒙特梭利學校,還有在網路上看過幾段從別州甚至其他國家的蒙特梭利學校拍攝的影片,所有的教室設計都大同小異,許多近照幾乎分不出來是不同的學校。

不同於傳統教育相信孩子的智能是平穩的線性成長,蒙特梭利博士把兒童依年齡分為四群發展階段(Planes of Development):0-6歲發展生理體能上的獨立、6-12歲發展心理上的獨立、12-18歲發展社交上的獨立、18-24歲發展精神與道德上的獨立。她相信這些智能發展的每個階段之中,都有快速成長期,也有遲緩期,並非像一般傳統教育主張的小朋友應該相當平穩地每年以同樣的速度線性發展。

planes  

(上圖:蒙特梭利相信每個智能發展的階段中都有快速成長期與遲緩期。)

 

所以蒙特梭利的學園的最大特色是混齡。蒙特梭利不以年級分班,就像在社會上我們往往從有經驗有能力的前輩身上學到最多,舊人也從帶領指導新人上得到成就感,蒙特梭利理念相信這點在渴望獨立的小朋友社群內更是重要。

而且每個小孩心智體能發展速度不同,小男生與小女生的成長速度更是大不相同,用年齡分級只會讓遲緩的孩子感到挫折,卻無法將超前的孩子潛力發展到最大化。所以蒙特梭利分級或分班的標準並不是「大了一歲」,而是孩子「準備好了沒」。

因為注重因材施教,針對同樣的課題讓學生自發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材,老師們在一旁密切引導,感覺很像是小朋友們的博士班。家長也必須相當投入活動,整個學校的老師學生與家長們就像個大家庭般。

以上囉囉唆唆其實大多都是翻譯來的。許多蒙特梭利教學理念都是在幼稚園甚至小學生上才應用的到。

小札克八個月大開始上學,現在還不到一歲半,當媽的我雖然知道前瞻性思維很重要,但是多年後的事情我還是懶得想,我的腦能量目前只能用到嬰幼兒班上而已。

 

小札克上學去

 

雖然蒙特梭利學園多是私立學校(據說橘郡有一家公立小學竟然開始開設蒙特梭利實驗班,不過要有中頭彩的運氣才擠得進去),真正的蒙特梭利應該都是對幼教充滿熱忱、希望藉著啓蒙教育對這些小孩的一生產生決定性的正面影響的有志人士創辦的,並非貴族學店來着。所以蒙特梭利的學費通常若不是與普通托兒所相當,就應該是比較便宜。

像小札克的學校嬰兒班學費一個月$920,聽起來很貴,但是跟Tutor Time或Kinder Care的一個星期$270比起來,竟然還便宜了幾十塊錢。

當然學費根據地域性不同,差別也相當大。我們幸運地住在鄉下地方,所以學費還算便宜。我朋友在橘郡的嬰兒托兒所一個星期就要將近四百塊,橘郡的蒙特梭利嬰幼兒班平均每星期也要三百多。

因為混齡教學,小札克的學校從零歲到十四歲,只分成四班

目前每班都少於三十人,每班至少有三個老師同時在班上引導學生,小札克的嬰幼兒班同時間有七個老師一起進行活動。

這四班的年齡大概是零到二歲、二到五歲、三到六歲,七到十四歲(中小學班)。班級間沒有一定的年齡分界,都是以個案來觀察各個孩子「準備好了沒」來決定是否晉級。有的小孩需要較多時間熟悉新班級,也有可能在同一時間跨足兩班。

蒙特梭利教材多是木製或竹製或紙製的,學校不鼓勵充滿聲光效果的塑膠玩具,也不倡導現代科技或是影音教學。

學校的理念崇尚自然,主張讓小朋友盡量接觸大自然,從生態環境中主動學習,所以除了嬰幼兒班以外的大家每個月都有校外教學,夏天還每個星期都有校外教學,真是群超好命的小孩。

家長們與學校關係相當緊密,像個大家庭一樣。校外教學都是由家長們自告奮勇當司機隨從,小朋友們每個星期上山下海河邊湖邊農場牧場公園花園到處走透透,整個夏天常常走進學校門口就看到滿地散落着小朋友的汽車安全座椅。

過去八個月內,我在學校偷拍的照片多到我可能已經被大家公認為「那位莫名其妙愛偷拍的大嬸」,這篇寫完之後想必老師同學們都會鬆一口氣。以下看圖說故事,來看看小札克的嬰幼兒班(Infant/Toddler)如何實踐蒙特梭利博士的理念,還有八個多月大就開始上學的小札克到底有多淡定:

 

蒙特梭利教室環境

 

下圖是小札克學校嬰幼兒班(Infant/Toddler)的教室,也是他們每天做教材活動的地方。

因為蒙特梭利相信有秩序的環境對小朋友頭腦有正面幫助,教室永遠都是乾淨整齊秩序分明,每組教材都有屬於自己的地方,玩完之後老師一定會引導着小朋友將教材玩具物歸原位,教室裝潢完全沒有裝可愛的企圖。

 IMG_1831 

他們把這些教材稱為“works”。在自由教材活動時間,老師引導小朋友自行選擇想要做的work。

除了幾何與顏色或着觸感辨認類的教材外,許多是像小茶杯小銀器小晒衣夾小存錢筒之類的訓練手眼協調(hand-eye coordination)與微小肌肉動作(motor skills)的模擬教材。

嬰幼兒班主任驕傲地跟我們說,蒙特梭利學校附設嬰兒班是相當少見的,因為很難找到適合嬰兒手指尺寸的蒙特梭利教材,她可是花了相當多年到處搜集這些嬰幼兒教材,有些還是自己製作的呢。

(之前我想買他們嬰幼兒班一模一樣的嬰兒桌椅組,結果到處找都找不到,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連桌椅都是學校特別跟木匠訂做的。)

IMG_2728

IMG_2729  

教室裡有兩個小馬桶、一個小洗手台和兩個小飲水機。只要嬰幼兒午睡起來尿布沒溼,老師們就會開始訓練小朋友坐馬桶,目標是在兩歲前就完成坐馬桶訓練。

IMG_2865     

下兩圖是約三到六歲的那一班,大概是幼稚園的年紀。我每次偷看的時候,每個孩子看起來都很厲害的樣子,大家都一付很懂得自律又很專注的樣子。

這一班與小札克的班(零到約二歲)中間還有一班,是讓明明已經不是嬰兒,可是自律自主性還不夠的孩子多加訓練的過渡班。許多沒有從嬰幼兒班開始上起的空降小孩們也要先在過渡班熟悉蒙特梭利的模式,等到他們準備好了之後,就晉級到這個大家都很厲害的幼稚園班。

IMG_1928

幼稚園教室的佈置與小札克的嬰幼兒班大同小異。每次學生選了一組"work"之後,就要自己拿一塊布製桌墊,當成自己的"work station"(工作區域)。用完教材之後,要自己把桌墊捲起來放回籃子裡。

其他小孩必須給予他人空間上的尊重,受到邀請才能到別人的桌墊work station上來一起玩。

下圖可以看得到每個學生的教材下都有塊桌墊,中間那個女生正在捲桌墊。這些物歸原位的動作都是從小札克的嬰兒班就要開始訓練的。

IMG_2731     

整個學校是開放式空間,所以我每天接送小札克都會經過其他兩個幼兒班。而且學校有著"Open Door Policy",就是任何時候任何家長都可以任意進來突擊參觀拜訪小孩的意思。我最近突然想到,從小札克八個月大開始我每天接送他上下學後至今將近八個月的時光,除了小札克兩歲以下的的嬰幼兒班之外,我似乎從來都沒有聽到其他班級任何小孩哭鬧的聲音耶。

底下三張照片是中小學班(Elementary/Middle School)的教室。我還沒有無恥到在人家小學上課中衝進去偷拍的地步,只能在下課後偷偷潛入隨手拍幾張。

蒙特梭利學園的中小學同樣是混齡教學,所以只有一個超級大教室而已。因為他們中小學班不收傳統小學出來的學生(校長委婉地表示她不能承擔傳統教育出來的孩子對其他小朋友造成負面影響的風險),所以班上人數並不多,好像二十人出頭而已。

中小學班的教室簡直是一個古時候的圖書館樣,到處都是書跟地圖,而且在很多角落藏了養育各式各樣小動物的保溫箱,這些小動物是學生們的寶貝。

IMG_2922

IMG_2920  

IMG_2921  

 

很淡定的小札克

 

下圖是今年四月十號拍攝小札克第一天上學去的紀念照。背景是嬰幼兒教室裡的餐桌椅,是大家乖乖吃午飯跟點心的地方。

(喔喔喔小札克當初好小好可愛喔!)

右邊這位正在跟小札克開會的金髮仁兄就是活廣告傑克,不知道有沒有跟主任收仲介費。

第一天上學,小札克一顆眼淚也沒掉。我緊張地走掉之後還依依不捨地從停車場的窗戶偷窺,這個小子竟然馬上轉身就跟不認識的小女生玩了起來。

老師們連連讚賞,說很少看到第一天上托兒所能夠整天完全不哭鬧的小孩(雖然保羅自稱他自己當初也是一滴淚都沒掉),校長茱莉還說教了二十多年從來沒見過這麼淡定的嬰兒,為娘的我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啊。

IMG_1587  

 

蒙特梭利學校把每天時間規劃得相當有規律,早上先是Circle Time與自由分組的教材活動時間,接著上午點心時間,接著是出外曬太陽玩耍,接著午餐與午睡。睡起來之後又是教材活動時間,接著下午點心時間,然後再出外曬太陽玩耍,接著便是自由活動玩玩具唱歌喝奶吃點心直到家長來接小朋友。

 

Circle Time 圍圍坐時間

 

Circle Time活動時間據說是小札克的最愛。

下兩圖攝於四月二十六日,小札克八個月半,剛上學兩個禮拜。

主任老師正在做顏色與形體教材活動,竹箱子裡藏着不同顏色的正方體、圓球體、圓柱體、長方體等等,主任老師從竹箱子裡掏出一個形體,極為緩慢地介紹顏色與形體("this is a blue sphere"),請小朋友好好地研究一下,然後讓小朋友傳給隔壁的小朋友("Zac, please pass the blue sphere to Jay"),就這樣一直重複。

其實還蠻無聊的,不過對這些嬰幼兒們來說這可比電動玩具有趣多了。 

IMG_1722  

小札克左邊黑小孩OS:這位仁兄你到底還要摸多久...該輪到我了吧?

IMG_1723  

下圖是下午的說故事活動時間,在教室另一側進行。

照片裡最右邊那位阿媽級的人物,就是已經在多間蒙特梭利學園教嬰幼兒班教了三十多年的主任老師愛琳女士。

愛琳女士年屆七十,對不會講話的小嬰幼兒超有一手的。而且她真的好愛這群小孩,我常常下午去接小札克的時候目擊愛琳女士正要下班,光跟全班所有小朋友擁抱說掰掰就要花上超過半小時。要是我經過一整天十幾二十多名嬰兒的哭鬧轟炸,時間一到應該就會直接從後門逃跑吧...。

蒙特梭利相信小孩自主性的重要,得到獨立自由的渴望必須藉由自主性來滿足,所以時候一到就會馬上訓練小小孩們自己拿奶瓶、喝水、拿湯匙、上廁所、捲餐巾、自己把玩具教材放回去架上等等自理生活的技術。

小札克上學不到一個星期就變得很會自己拿奶瓶,底下大搖大擺坐在太師椅上喝奶的就是小札克皇上。

IMG_1681  

下圖攝於五月二十九號,九個月半的小札克超級專心地在聽課。

(喂喂喂,其他的同學都在看你媽ㄟ!)

IMG_2722

下圖我從窗外偷拍。小札克不只專心聽課,竟然還要坐教室前排。

IMG_2733

 

獨立教材自由活動時間

 

蒙特梭利理念相信小朋友是為了做事而做事,自發性地學習無需獎懲。在蒙特梭利教室裡,在玩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得到樂趣並不是句口號,而是真的每天都在上演的日常生活戲碼。

下圖小札克的同學們認真地做著work,大家面前都有用桌巾鋪出來的work station。

幾乎每天早上我送小札克去上學時,看到的都是這個景象。每次看到這些才一歲多的小朋友們很認真地自己在摸索練習着教材,為工作而工作,我就感動地要起雞皮疙瘩。

IMG_2732   

比較小的嬰兒還沒辦法坐在椅子上(屁股不夠力會滑下來),就在地上與老師們一起進行教材活動。

就算在地上進行教材活動,還是要鋪着桌巾分隔好自己的工作區域喔。

下圖攝於今年六月八號,正在跟老師談笑風生的那位嬰兒同學就是剛滿十個月大的小札克。

IMG_2928

每天小朋友們在老師們的幫助下自行選擇想要進行的教材活動,不想參與Circle Time的小朋友也可以自己在一旁做work,所以常常有Circle Time與獨立教材活動同時上演的情景。

下圖攝於六月十四號,圖中做Circle Time的老師正在跟小朋友介紹各種不同的核仁堅果,進行觸感教材活動,小札克又是坐在前排相當專注地在聽課,佯裝好學生樣,對於核仁堅果充滿興趣。

IMG_3147

下圖攝於七月十九號,小札克剛滿十一個月,第一次終於會自己做work了,而且屁股再也不會從椅子上滑下來了,噢耶!

他很努力地把鈕扣放進存錢筒般的小洞裡,爽得要命啊,還在我去接他的時候特別現給我看耶。

三個月來每天眼睜睜地看著其他嬰兒大哥大姊們津津有味地做著教材活動,他真的肖想這天想很久了!

IMG_3929

下圖攝於七月二十三日,僅僅四天之後,小札克就已經猴的要命。做work一副超熟練的樣子,輕而易舉,簡直是a piece of cake!

OS:來人啊,給我換上一組難一點的教材!

(也有可能是在漂亮女生面前硬裝)

IMG_3971

自從開始在學校做work之後,小札克在家裡也很愛練習手眼協調與小肌肉技能。所以我偶爾會把家裡廢紙箱拿來挖個洞,讓小札克把自己的玩具一個一個丟進去,省了我收拾玩具的工夫。

下兩圖攝於七月二十九號,再一個禮拜小札克就要滿一歲囉。  

IMG_4126  

IMG_4124  

下面這張照片攝於八月二十號,小札克剛滿一歲。

晉升為一歲的大哥自以為很厲害,每天早上一進教室就衝到別人桌子旁邊用批判性的眼神監督大家好好地做work。

IMG_4362  

下面這張照片攝於十月三十一號,小札克將近一歲三個月。這個時候小札克已經能夠駕馭需要厲害的手眼協調度的work了,得意地要命,我每天下班去接他他都忙著想要秀給我看。

(桌上的一片枯葉是他在那天早上在學校門口撿到的小寶藏。)

IMG_5235  

下面兩張照片分別攝於十一月一號與十一月五號,一歲又三個月大的小札克正在練習自己把教材放回去架上還有捲桌墊,雄心勃勃地想要跟傑克一樣變成主任的活廣告。

IMG_5323  

IMG_5411

 

鐺鐺鐺,開飯囉!

 

根據蒙特梭利博士的理論,獨立自主是人與生俱來的渴望,所以學校反對使用嬰兒高腳椅,因為高腳椅一定需要大人的輔助,小朋友非自願性地被放到在高腳椅上又被綁得動彈不得,除了自主性被剝奪之外,也無法練習自己作出正確的決定。

在小札克的學校裡,所有嬰幼兒學習自己把椅子拉出來,自己坐下乖乖吃東西,然後吃完之後一定要自己把椅子推回去。

還無法坐在椅子上的小嬰兒就用Bumbo嬰兒椅,也跟大家一起坐在餐桌旁餵食,一邊觀察學習餐桌禮儀。

學校的正面影響厲害到現在每天在家裡小札克吃完飯都會搶著把椅子推回去,推完自己的還會忙著幫我跟保羅推我們的椅子,有時候我們忘記讓他推椅子他還會生氣,超誇張的。

下圖攝於六月二十六號,小札克十個多月,終於晉升到可以自己坐椅子自己吃點心的地位了。

IMG_3377  

下圖由潔琳同學向大家示範如何推椅子。

IMG_2892

下圖由小札克同學向大家示範如何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IMG_5069  

天氣好的時候,全班會移駕到院子裡野餐,陣仗可大的呢。

IMG_3582

在這些兩歲不到的嬰兒小哥哥小姊姊的影響下,小札克顯然覺得吃飯要人餵是一件很遜的事情。大概在十一個月左右,小札克突然開始拒絕他人餵食,一定要自己吃才是王道。

有時候給他硬塞一口,他竟然會原封不動地吐出來,然後再自己用手指挑起來細細品嘗剛剛從自己嘴巴吐出來的東西。

同儕壓力無遠弗屆,連嬰兒都難逃魔掌啊。

下圖攝於十月十九號,小札克一歲兩個月大,很開心地在自己吃飯。

還好我家有愛犬米卡鼎力相助,不然我每天光清地上的剩飯就要花掉不少時間。

IMG_5081

在愛琳主任的指示下,我們默默地含淚把我家的高腳椅收進車庫裡積灰塵去。

我一開始想找跟小札克學校裡一模一樣的椅子,因為高度適宜又輕巧又有把手。結果在Amazon上找了很久只找到張長相相似卻是實木做的超級貴的幼兒椅,兩張椅子就要九十幾塊美金,是給黃金屁股坐的嗎?

(後來發現學校裡的椅子都是專門訂做的,難怪找不到。)

我先在網路上買了下圖這一組橘色的P'kolino桌椅組,品質真的很好,可是也好貴,所以只准小札克拿來吃點心跟玩教材用。

後來又在IKEA找到上圖白色這組幼兒桌椅,雖然質材粗糙許多,可是竟然才二十塊不到,拿來當餐桌蹂躪一點都不心疼,哇哈哈哈。

兩組桌椅美中不足之點就是都太大了一些,小札克的腳碰不到地,所以還是需要幫忙才能好好地坐上椅子。不過尺寸大一點可以用比較久,所以也算是好處啦。

IMG_5052   

IKEA這組桌椅因為便宜所以風吹雨打也不會心疼,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就搬到側院去讓小札克野餐。下圖是幾天前感恩節當天的午餐照,小札克一歲三個月半,突然變成超會吃的大飯桶,一碗吃完還要再叫一碗。

IMG_5678  

根據蒙特梭利的理念,小孩子就是要給他們在戶外玩耍,什麼都摸一摸玩一玩弄得髒兮兮地刺激感官才會得到最大學習效果。在戶外的時光對心智發展相當重要,絕對不能怕髒。

只要不是刮風下雨,學校裡每班每天都安排至少兩次戶外玩耍曬太陽的時間。小札克真的超享受每天在戶外活動的時間,每天都玩得很開心,也晒得黑黑的。

下圖攝於五月十號,小札克剛滿九個月,連爬都還不太靈光的時候,就已經每天在外頭玩耍了耶。

IMG_1999

下面兩張照片是十月十七號拍的,小札克一歲又兩個多月,基本上這個時候他已經玩瘋了。

IMG_5046

IMG_5039  

在學校裡吃完飯或者在外面玩耍完之後,大家都要乖乖排隊輪流洗手。

下圖攝於七月十六號,小札克才十一個月大。

那天下班去接他,赫然被我發現他竟然會自己洗手!好感動啊。

保羅還感動地說要不要乾脆把家裡廁所換成小馬桶和小洗手台...。

(我不要坐小馬桶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IMG_3907

每個小朋友生日的時候,還有特別慶生會。下圖是八月六號小札克在學校的慶生會。

IMG_4309  

除了崇尚大自然,蒙特梭利學校安排了很多戶外教學活動之外,學校也相當鼓勵多元化發展,所以有事沒事就有很妙的特別短期課程讓有興趣的小朋友自己報名,像巴西柔術(Jiu Jitsu)、舞蹈、攝影、做菜等等。

以下是被我偷拍的巴西柔術上課中,可惜只有幼稚園班以上才能報名。(我也好想報名喔)

IMG_2173  

還有足球課,好熱血啊。朋友們,朝著夕陽奔跑吧!

IMG_4178  

另外因為校方跟家長的關係密切,反正學校就這麼小一個,老師們仿佛都知道哪個家長是哪個小朋友的媽媽。學校所有活動都是由家長們合力弄出來的,所以家長們的建言也很容易被學校採納。

話說幾個月前我走過學校辦公室(其實不過就是一進學校前門後的一張開放式的辦公桌)時不小心聽到一個白人媽媽在跟校長和秘書強力建議西班牙文和中文課程。

既然保羅講西班牙文,我講中文,小札克有三種母語,我當然也忍不住插嘴相助急忙跟校長大推這個好主意。

沒想到兩個月後,他們竟然就真的開設了西班牙文跟中文課耶。

其實都是玩樂來著,主要是從童謠和遊戲中學習語言,所以至少要兩歲才能報名,真是太可惜了。

下圖是西班牙文課正在上課中:

IMG_4803  

另外,校長知道父母感情良好對於孩童心智發展相當重要,所以學校最近開始每個月都會選一個星期五晚上讓父母去約會的"Date Night",學校托兒服務開放至半夜十二點,讓家長們每個月都可以重溫一次沒有小孩當拖油瓶的美好約會時光,真的好體貼喔。

每季學校會請攝影師來架設攝影棚替大家拍藝術照,照片是要出錢買的。不過小札克每次拍出來都呆頭呆腦,不堪入目,所以省了我一筆小錢。

下圖是夏季海灘照,小札克的照片呆到我連sample都懶得拿。

IMG_4177  

下圖是秋季照,小札克又是一臉呆相,到底是迷惘還是想睡覺呢。

IMG_5704  

下圖是幾個禮拜前的全校師生大合照,從零歲到十四歲的所有學生與各班老師職員們聚集在一起,從照片可以看得出來真的是個超級小的學校呢,跟個夏令營一樣。

IMG_5705

九月中的某個晚上學校辦了個"Open House",請所有家長和小朋友們一起來開家長會,籌劃一年一度的Harvest Festival(秋季收成節)募款活動,順便參觀學校與老師們聊聊天。

下圖是家長會實況。前方靠左的那位金髮露臂大姐就是校長茱莉,也是很厲害的那班幼稚園班的主任老師。剛去逝不到一年的前校長珊蒂女士是茱莉的媽媽,所以茱莉自己小時候從零歲開始上蒙特梭利上到十二歲,大學畢業後就開始教蒙特梭利也教了二十多年了。她的小孩也是一路蒙特梭利上到高中,之後進入普通高中還跳級。蒙特梭利就是校長茱莉的人生,她真的對蒙特梭利充滿熱忱,是個實實在在的Montessorian。

IMG_4623

家長會後某位家長竟然拿出吉他讓大家點唱,接著小朋友和家長們隨著音樂開始跳起舞來。

IMG_4631

學校的年鑑也是由某兩位熱心的家庭主婦媽媽一手包辦。雖然設計還蠻普通的,不過由業餘媽媽免費親手製作,可是充滿了愛心呢。

IMG_4626

IMG_4627

下面這張是年鑑中夏日校外教學的花絮照片,看起來好好玩喔。

IMG_4628   

 

Harvest Festival

 

之前提過蒙特梭利雖然是私立學校,卻收費合理,並非貴族學校來著。小札克的班上還有貧窮戶受政府托兒補助的那種小朋友,加上因為是小班制,需要的助理老師又比較多,所以學校並不有錢。

一年一度的Harvest Festival是校方募款的大盛事,所有義賣活動收到的款項都拿來購買新的蒙特梭利教材與設備。

這個Harvest Festival也是由熱心的家長們共同籌辦,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Festival之前連著兩個禮拜每天下午都看到許多媽媽聚集在一起做裝飾勞作,義賣的商品項目都由家長們捐贈,許多活動器材設備像發電機或是小冰庫等等也是由各家鼎力出借。我們雖然沒有時間幫忙裝飾場地或是製作活動勞作,也很有義氣地捐贈了曾經在小札克周年慶上出現的那臺大型Jumper(可憐的好友傑西又被盧到免錢的服務)。

Harvest Festival活動是萬聖節前的星期五,所有小朋友都穿著萬聖節裝扮出席盛會,好不熱鬧。活動裡一位身為業餘攝影師的家長爸爸樂捐專業攝影服務,幫所有的小朋友拍照。

小札克今年萬聖節裝扮是俊俏的高爾夫球選手。他搖身一變為高爾夫球選手後,在家裡明明開心得要命,活動時走在人群間也驕傲的不得了,還多次因為太可愛而被其他家長攔下來拍照。沒想到一走進戶外搭設的攝影棚就相當不給面子的扁嘴哭了起來,看來是沒有當模特兒的命,我的星媽夢就這樣破碎了。

IMG_5277   

(上圖:明明在家裡是帥得很開心的高爾夫選手。)

IMG_5207

(上圖:一進攝影棚就哭了起來的小札克,和扮成小狗的小札克的侄子Logan。)

IMG_5210

(上圖:由家長們擺設的食物與甜點攤位。)

IMG_5211

(上圖:小朋友和家長還有許多遠親近鄰都一同共襄盛舉。)

今年的Harvest Festival總共募款了將近四千塊美金,根據學校說法是個大成功!兩個禮拜之後果然就在各個教室看到好多全新的蒙特梭利教材,還有新的午睡墊與嬰兒床等等設備呢,所有師生都好開心啊。

 

嬰兒們的感恩節大餐

 

上個星期四是感恩節,是美國如同過農曆年般全家團圓吃大餐的節日。

在感恩節前的星期三,小札克的學校也準備了各班的感恩節大餐。學校開出菜單,由各個家長認領自己想要準備的餐點。菜單上不外乎是火雞、青豆、馬鈴薯泥、小餐包、南瓜派、玉米等等傳統感恩節餐桌上應有的項目。

蒙特梭利既然提倡小朋友生活在迷你社群裡,使用幼兒尺寸的普通傢俱,可想而知每天吃飯的餐具也都是普通的餐具,多是白色瓷碗與鐵湯匙等等,並非幼兒用的塑膠可愛碗盤。

我曾經很驚訝地問愛琳女士說難道小朋友都不會打破碗嗎?愛琳女士說從小就由混齡教學建立出來耳濡目染的餐桌禮節,小朋友們都知道碗不是拿來丟的東西,所以她的班上從來都沒有打破過碗盤。

於是我們在家裡也開始給小札克使用大人吃飯用的大瓷碗。小札克的確從來沒有想要丟碗的念頭,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每餐吃完了之後他總是得把鐵湯匙狠力往地上丟去,頗有告知天下朕飽了之意味。

至於這個感恩節大餐就更誇張了,高級瓷盤玻璃盤和餐巾還有小型玻璃高腳杯直接拿來用耶。雖然大家的餐桌禮儀都還蠻不錯的,可是伺候二十幾名嬰幼兒的感恩節大餐真的是個超~大~的工程,讓我對小札克班上的老師們產生更多敬佩感。

下圖是在小札克的教室裡午餐區,餐前的準備工程。

IMG_5657

所有的小朋友就位之後,由老師們和一些熱心家長負責一輪一輪地上菜。

IMG_5606

上面這張照片攝於11:27AM,照片裡小札克的盤子是滿的。下面這張照片攝於11:40AM,盤子已經空了,只花了小札克十三分鐘的時間。

IMG_5633

小札克在盤子清空之後還要細細品嘗小餐包...。

這個時候可以從背景看到許多小朋友已經在吃完之後紛紛離席。

IMG_5637

小札克堅持到最後,不把所有食物吃完決不罷休!

(整個餐桌都已經空了ㄟ,先生我們要打烊了喔)

IMG_5652

下面兩張照片小札克的嬰兒同學們使用高腳杯喝蘋果汁,好高級啊。

IMG_5629

IMG_5627

底下這張照片是二到四歲幼兒班的感恩節大餐。

經過嬰兒班的洗練,晉升到幼兒班的小朋友們更顯得有條不紊了。

IMG_5656

下圖是三到六歲的粉厲害的幼稚園班。

IMG_5654

在小札克的班上,所有小朋友吃飽了感恩節大餐之後,就被像趕小羊一般地一個個被拉去睡午覺。

我一直都無法相信他們怎麼可能讓二十幾名兩歲不到的嬰幼兒同時午睡,是騙人的吧。

這天親眼目睹,只差沒跪下來痛哭流涕拜師了。

我在家裡連一個小札克的午睡都搞不定啊啊啊啊啊。

IMG_5655

 

後記

 

這篇漫遊蒙特梭利學園文從小札克上學之後的兩個月開始寫,從六月初一直寫到至今十一月底,陸陸續續囉囉唆唆地越寫越長彷彿怎麼都寫不完。

一開始只是想要簡介一下小札克的求學記,向台灣好奇的親友們報告一下小札克的近況。後來覺得沒有做功課的報導未免太不負責任,而且我才認識這個學校不到兩個月,批評讚賞都嫌過早。

到現在寫了半年之久,再拖下去就要拖到明年了,所以趕快在這兒草草作結。

最近我在讀一本關於蒙特梭利的書,叫做Montessori: 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作者是一位發展心理學教授,也是得過許多獎的兒童學習發展學的權威,她在書中詳盡解說蒙特梭利教育法以及在教室中的應用、蒙特梭利與傳統教育的根本理論差別,以科學的角度分析解釋為什麼蒙特梭利教育法如此成功。

先警告大家一下,這本書雖然是個好書,卻根本是個兒童教育發展學的課本來著,並不好讀啊。後來被我發現此書也有DVD版,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用看電視的應該會比較簡單易懂吧。

我書還沒看完,感觸已經相當深。我們從背着千年科舉考試包袱的台灣教育環境中一路求學成長,我來美國後多年曾經一直覺得美國真的是教育失敗,大家都數學爛到連簡單算數都不會做,地理爛到連非洲在哪裡都不知道,真的是教出一堆大白癡。

直到過去一年來開始深入了解不同的教育理念之後,才發現人生中更重要的許多事情:獨立自主性、自發性學習的動機、求知慾、心靈滿足與快樂的泉源、家庭關係的和諧與溝通、批判性思考、創意、與眾不同的勇氣、爭取自我權益的勇氣、社交技巧、自信與自尊心、受到挫折後再站起來的毅力等等,往往都是台灣的傳統教育和社會環境無法提供,一路忽略甚至抹殺的。

我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十六年來為了成績背過的知識如今所剩不多,絕大部分也都完全用不上場,許多重要的人生課題都是在赴美後仔細觀察學習身邊朋友同儕,分析批判顛覆自己被台灣教育制約出來的價值觀才得到的,另外還有許多重要的課題尚待磨鍊。

當然這並不是說美國的教育有多好,這兒許多公立學校的確是爛到讓人咋舌的地步,許多國高中生的道德感與價值觀也令人堪憂,不過至少美國的大環境容許如蒙特梭利般的非傳統教育法蓬勃發展,得到自己的一片天。

我一位日本朋友說日本的蒙特梭利國際學校,雖然學校很努力地堅持經營着蒙特梭利的理念,卻有許多中國台灣或者印度孩子的家長們無法諒解為何校方不多加逼迫孩子們的學業? 

傳統教育的利弊探討與牢騷,我一開頭可能又會寫個半年都寫不完啊。 

IMG_5706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布魯奇 的頭像
    布魯奇

    昔外籍新娘今美國大媽布魯奇。

    布魯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