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時接到一封噩耗e-mail:一位親愛的客戶去世了。

我之前好像曾經提到,我的客戶群大多都是很老很老的老人家,因為在鳥不生蛋的郊區通常老人才有錢。我所謂的老,是七十歲都還算太嫩的老。所以每年都會接到幾位客戶去世的噩耗,我傷心之餘通常都不算太驚訝。

今天不同。老實說,在我去世的客戶裡這大概是最震撼的一位。

這位客戶叫比爾,我們幾個月前才剛  會面過。比爾才五十九歲,對於馬上就要晉升五十九歲半、就可以開始提領存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退休金而不會受到稅務局罰金有點興奮。

我們已經認識了六年。剛認識的時候他還在做生意,沒兩年之後就退休了。他大概是我壯年客戶群裡面最有精神活力的一位了。多年前他動了髖關節置換手術,坐輪椅拿拐杖好幾個月,結果毅力大到不但完全復原,還開始在幾家超大連鎖健身房授課教Zumba有氧熱舞。他的神奇復原故事還被登上了Kaiser醫院月刊,他帶著那份月刊來分行驕傲地秀給我們看,雖然是五年前的事情了,我仍然記憶猶新。

比爾是個記帳超仔細的客戶,總是帶著一本超大的恐龍時期記帳本,多年來用鉛筆一條一條地詳細記載每個月付了什麼帳單、收了什麼股利。

幾個月前他來分行找我,仍然是精神抖擻,態度積極。

聊完他的投資商品與退休計劃,還有他的Zumba課程後,不知道怎麼拉勒到他兒子身上。比爾離婚了,只有一個二十三歲的兒子。他兒子在上研究所,主修運動管理。於是我們開始閒聊起美國運動業有多賺錢,我說他兒子就像電影Jerry Maguire那樣"Show Me the Money"嗎,他開始說他兒子有多厲害、現在已經在管理什麼球隊、以後計劃要幹嘛等等。還有他如何跟著兒子去看球賽、他立志要幫兒子付全額學費等等。

大概是因為我看起來就不太運動的肉雞樣,他每次都眼神中帶著質疑地問我有沒有在運動。然後他說他最近還自費錄了一片Zumba DVD拿來在健身房裡賣給學生回家跳,說著說著他就跑回車上拿了一片DVD來送給我。

最後要走之前還說他的Zumba DVD真的很簡單,然後親身扭了兩下拉丁舞步作為示範。

IMG_6755

我入行九年了。年輕的時候,我跟客戶打交道時總是汲汲營營地想要成交什麼生意、想著怎樣才能說服客戶買什麼投資、自己能賺多少仲介費。跟客戶會面時,我看起來很閑致淡定,其實腦袋裡不知道轉了幾百個念頭、說出來的每句話都是先光速在腦中分析過對方心理狀態才有策略地出口。連自己襯衫穿什麼顏色、桌上放什麼樣的筆記本、西裝外套穿不穿、指甲油擦什麼樣,在客戶面前呈現出的所有的一切,都被我分析設計過而讓銷售最大化。

我是這樣被訓練出來的,其實業界的大家都是一樣,所以也沒什麼好拿來說嘴的。

最近幾年來,尤其是拿到CFP之後,一下子懂得太多,沒有辦法再睜眼說瞎話,我實實在在地開始鬆散下來。開始持著廣結善緣、誠心待人,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態度。

反正投資還不就是這麼一回事,聽聽客戶的訴求,然後介紹一筆合適的投資平台或商品。有緣就會變客戶,無緣的逼出來也是段孽緣。

客戶來來去去,人在經過人生喜喪大事時總要動用到錢,所以我看著很多客戶慶祝喜訊、哀悼噩耗。

因為我在同一行做了九年,與客戶會面的時間談到錢與投資自己實在很容易被無聊到,看市場圖表投資分析等等總是看到快睡著,聽這些有錢人講人生故事是我上班唯一的有趣時光。

而這些客戶老人通常都沒有人想聽他們講故事,所以我們一拍即合,我開始認真傾聽他們的人生經驗。

我也開始對錢有完全不一樣的想法。

我最最有錢的客戶、身價幾千萬美金的客戶們,沒有快樂的。

在一群資產超過百萬美金的老客戶裡頭,兒女成材的只有一位。而且還是因為他們白手起家自己創業,兒女在生意裡面一起打拼,熬到退休後其實客戶的錢也不算太多,大概兩三百萬美金資產加上每月頗高的退休金吧。兒女學得辛苦賺錢以及財務管理的真義,所以自己也很努力。我問他們遺產目標要留多少錢,客戶說其實並不用留,因為兒女自己都很有錢,自己賺的才有成就感。

常常見到的是客戶怨嘆年輕時打拼而忽視家庭、老了之後與兒女一點都不親。或是被生意綁太緊,失去了能夠享受家庭的時光。他們抱怨子女太習慣富裕的生活,對錢的價值觀從小被嚴重扭曲,所以沒有辦法從基層開始收低薪,人生完全無法建立成就感的來源。或者因為靠山太高,兒女對挑戰太容易放棄,都已經三四五十歲的人了還隨隨便便地就決定回家吃父母。(講着講着,這些客戶們還是繼續出手幫這些不成材的成年子女們買車付生活費)

不管名下有多少錢,十萬二十萬百萬千萬美金,沒有人抱怨當初應該努力花更多時間賺更多錢。

反而有幾位說他們願意用全部的錢去換健康、去換子女的幸福。

客戶群中,最快樂的有錢人都不算太有錢。六七十幾萬到一兩百萬美金的資產,加上每月有夠花的退休金,然後又要懂得如何運用錢來增加生活素質、與配偶到處旅遊一起享受晚年生活,大概是最快樂的一群人。這些客戶都是七十歲左右沒有被30年代經濟大蕭條嚇到的白人。因為白人似乎比較懂得花錢與存錢、還有打拼與享受家庭時光、維繫家人關係之間的平衡點。然後一兩百萬美金也沒有多到可以無限地當子女的提款機的地步,所以子女教育素質高、從小有會賺錢的好榜樣、偶爾有父母伸出援手、卻又必須自己努力替未來打拼,所以也都蠻成材的。

子女成材、家人關係緊密、手頭一點都不緊、又懂得花錢與家人一起享受好時光,似乎是晚年快樂的關鍵。

對錢有不一樣的想法,我顛覆了自己在台灣成長過程所建立的價值觀系統。我們從小就是拼拼拼,拼學業拼成績,童年都不見了。父母年輕時也在拼拼拼,我記憶裡根本就沒有幾個全家坐在一起吃晚飯的片段,心理情緒訴求也無人關照,根本是自己長大的。

到底在拼什麼?人生的目標是什麼?

拼學業拼成績是為了上好學校,上好學校之後是為了上好大學,上好大學之後才找得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要拼事業,拼了事業後才會賺很多錢。

所以這個台灣公式,是以錢來當目標的吧。

先別說上不上大學、有沒有上好大學是否真的能讓你找到好工作。

(其實我現在對這點也相當質疑,至少在美國社會中,除非你上常春藤直接升去華爾街,這邏輯完全不通。而且去華爾街之後,雖然可以賺很多錢,快樂指數卻急速下滑,所以也未必是好事。)

讓我們假裝上了大學之後就可以找好工作然後賺大錢。賺了錢之後呢?錢越多反而家庭越不幸福的話,我們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我跟保羅都算高薪,也都很愛錢。所以我不用在這邊裝清高。只是這是我近年來不停自省自問的問題,在這邊丟出來讓大家腦力激盪一下。

『錢夠用就好』這句老生常談,是有很深刻的意義的。

當工作很忙碌的時候,我會蓄意讓自己慢下來。跟自己說,沒有關係,我不差那麼一點錢。我先是媽,才是職員。

當保羅連著多天加班的時候,我是一點都不貼心的老婆。我說幾年之後你不會記得2014年你因為加班多賺了多少錢,而且你也不會記得小孩是怎麼突然就長這麼大。

我的投顧生涯最大的收獲,是從有錢人那裡學習賺錢與用錢的態度、從他們晚年的懊悔中學習現在的自己要如何強求一個平衡點。

東扯西扯,我不知道這篇悼念文是怎麼被扯到這邊來的。

喔,我想起來了。

我在改變想法之後,開始以人本的方向與客戶們廣結善緣,完全不想我自己會賺多少費用了。另一句美國的老生常談『People don'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until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隨便亂翻譯:別人在知道你有多關心之後才會在乎你懂多少)是真的,客戶跟我的關係越來越好,自己捧著錢上門找我的也越來越多。這些老客戶們其實每天除了去醫院跟上銀行外,也沒什麼事情可以做。所以大家都很愛來跟我聊天、抱怨自己的兒女又做了什麼蠢事,大多時候我根本就是坐鎮分行的家庭心理顧問。

比爾呢,是少見的精神抖擻態度積極、有一點錢又不會太多錢,兒子似乎即將成材的客戶。

好可惜不能看到他享受他的退休生活。

接到噩耗之後我不知如何是好,馬上舉起電話打給比爾的前妻,我想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

他的前妻說他禮拜五去一家AAA分行辦事,突然呼吸急促不醒人事,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沒有脈搏心跳,就這麼走了,初步判斷是急性心臟衰竭。

在電話中講着講着我開始哽咽,因為實在太震撼了。這麼健康年輕的人!我說:上次我跟比爾會面的時候,他一直跟我說他對兒子有多驕傲...。

他前妻馬上打斷我,趕緊叫兒子來一起聽電話。我簡述了我們上次的對話,他對他的兒子的學業與成就有多驕傲,他要幫兒子付學費、跟著旅行去看他球隊的計劃等等。

他兒子跟前妻也哽咽地說謝謝我。他們還邀請我星期六去參加喪禮,與他兒子會面。

人生真的好短暫。

在親友去世之後,人總是努力搜尋著對往生者的回憶片段。回家的路上我想著這種莫名其妙從爸爸的投顧那裡得到的分享,這段對話對他兒子的意義可能有多大,對他的人生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要以誠心面對每一段人生的相逢,因為蝴蝶效應,我們永遠不知道在哪裡會對誰造成什麼影響。

就像開這個部落格,讀到不同文章的不同讀者總是在哪兒增加了不同的想法。

偶爾接到讀者來信留言說他們讀到某篇文章之後覺得有被激勵到、或者覺得壓力減輕許多等等,都是意外中結的善緣,也是激勵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布魯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