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成相當實事求事,一點也不浪漫的人。
兇手應該是我的工作環境吧。在一個財經銷售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打滾六年,見了太多天花亂墜口沫橫飛的投資商品銷售員或基金經理人、被騙得團團轉悔不當初的客戶、充滿夢想橫衝直撞然後死得很慘的小投顧、人云亦云的財經媒體以及明明什麼都不懂還可以在客戶面前振振有辭的同儕們。
尤其在過去幾年,看到太多投資公司所謂的的專業市場分析報告,就算在大熊市中也要死撐著用各種數據硬掰市場很快就會回溫(如果跟投資人說市場即將大跌兩年,誰還要跟你投資?)。所謂的專家也不過是領著薪水有頂頭上司掐著耳朵的平凡人。
大部份在生活中接收到的訊息,不管是媒體新聞、投資研究報告或是科學研究報告,背後都有一個動機,總是有一個既得利益者。了解到這點,就可以迅速加強自己的社會經驗防護罩。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謊言的世代,於是我成了一個疑心很重的人。
光說"分析師指出這支股票價錢很好"沒用,我要看背後的評價模式與假設論點。若說"這個生意一定會賺錢",我要看市場、成本、通路與獲利率分析,還有你的退路在哪裡。"研究指出"或"實驗證明"之類開場白的文章,除非文章敘述出實驗組、對照組、樣本數與隨機性,來證明結論是由嚴謹的實驗控制情境與隨機化原則下引導出來的,我都當成是狗屁。
就是因為如此,用統計經濟實驗數據來顛覆一大堆社會上謊言理念的Freaknomics(中文譯名:蘋果橘子經濟學)是我最喜愛的非文學類的一本書。讀過的看倌應該知道我在講什麼,沒讀過的建議趕快去看,會被震撼到喔。
最近在看一本書叫Nurture Shock(中文譯名:教養大震憾)。在一家中文書店翻了翻中文版,大概是因為書中很多實驗數據,或是我國語閱讀能力大減,個人感覺中文翻譯得很不順暢,所以就上Amazon買了英文版。
本來以為關於教養孩子的書,應該有點無聊,沒想到開始看了之後發現真的是本很棒的書,根本就是親子教育類的Freaknomics!
書還沒看完(看英文書速度比較慢,不好意思)就相當震撼,想來碎碎念一下。
第一章在講父母們如何用讚美來狠狠地毀掉孩子的一生。
如何用讚美毀掉孩子的一生
我不知道現在的台灣教育如何,不過美國人真的是超重視小朋友的自尊心的。學校不能排名次,老師在課堂中不能叫小孩閉嘴,不能罰站也不能兇。小孩課業不佳的話,父母通常都是以正面誘導鼓勵的方式,而不會直接跳入說你就是哪裡做錯了嘛。
瘋狂的讚美據說是加強小朋友自尊心的方法,所以父母三不五時照三餐加點心跟孩子說"你好聰明喔"、"好棒喔"、"你真是個聰明的小孩"。85%的美國父母認為讓孩子相信自己很有天賦是親子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前提假設是如果小朋友相信自己聰明有天賦,就不會懼怕學業或生活中的挑戰。
大錯特錯。
哥倫比亞大學的Dr. Dweck(現在在史丹佛)在紐約花了十年左右研究讚美對小學生的影響。 她的研究團隊在四百名小學五年級生中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四階段性實驗:
第一階段:他們給小朋友做一個超級簡單的拼圖IQ測驗,當小朋友完成測驗後,研究人員會先跟小朋友講測驗分數(因為很簡單所以都很高分),然後再跟小朋友講一句讚美的話。
他們隨機地把小朋友們分成兩大組,跟一組稱讚說"你真聰明",跟另一組說"你一定很努力"。
接著第二階段的測驗有兩個選擇,每個小朋友可以自行決定要做哪一個。研究人員跟小朋友說:"第一個選擇比你剛剛做的拼圖難一點,可是你會學到很多。第二個選擇則和你剛剛做的拼圖一樣簡單。"
結果被稱讚努力的小朋友都選了較難的測驗,被稱讚聰明的小朋友則大多選了簡單的測驗。
(當我們稱讚小朋友聰明的時候,我們其實在默默地跟他們說:要看起來很聰明,不要冒可能會犯錯的險。實驗中被稱讚聰明的小孩擔心較難的實驗會讓他們丟臉,所以都選了保證簡單的測驗。)
接著第三階段的實驗中,他們給所有小朋友一個超級困難的IQ測驗,結果大家都不及格。測驗完畢後,研究人員請小朋友發表感想。被稱讚努力的小朋友不外乎說考不好是因為自己不夠專心,許多努力組的小朋友表示這是他們最喜愛的一個測驗,因為相當具有挑戰性。
而被稱讚聰明的孩子們則汗流滿面,認為考不及格就表示自己不夠聰明。
在最後一個階段的實驗中,他們重新給所有小朋友一個跟第一階段一樣,超級簡單的測驗。結果被稱讚努力的小朋友成績進步了30%左右,被稱讚聰明的小朋友成績則大幅退步了20%左右。
很嚇人吧?
當稱讚小朋友努力的時候,父母其實在教導他們"成功是可以自己決定的",因為"努力"是他們可以自行控制的變數。而聰明與天賦則是上天決定的、小朋友無法改變的事實,小朋友只能努力維持形象讓自己看起來很聰明,失敗的時候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更糟的是,認為自己聰明的小朋友,不能理解努力的重要性,大多覺得自己不需要下苦功。
Dr. Dweck在十年中不停地重複她的實驗,發現無論幾歲的小朋友都引導出類似的結果,男生女生都一樣,就連還未上幼稚園的小寶寶也難以逃出這個假聰明的魔咒(不過她發現最聰明的女生在失敗後跌的最重)。
另外書中提到另一位兒童發展學教授在700名成績很爛的國中生中做的實驗。她成功地讓實驗組的學生相信大腦與身體其他的肌肉一樣,是可以經由訓練而提高聰明度的。結果在一個學期內這群實驗組學生的數學成績大幅提升。
接著一名原本大力提倡孩童自尊心的學者Dr. Baumeister被派去研究過去三十年中超過一萬五千份有關提升孩子自尊心的研究報告(真正有效的實驗只有兩百份,其他都是不夠科學的爛研究),發現結論是提升孩子自尊心根本沒屁用。另外一個學者同時在美國與香港做的實驗也證明針對正面性的鼓勵不如檢討失敗點有用(實驗中,中國媽媽與小孩檢討做錯的地方,美國媽媽避免傷害孩子自尊心而言不及義,結果中國孩子贏了)。
另外實驗也證明過度奬勵小孩只會害了他們。動不動幹得好就得到個奬品的孩子們,長大後較無毅力,容易輕言放棄。
正確的稱讚不容易,不過稱讚對的話的確可以增進孩子的表現。真的要稱讚孩子的時候,有非常重要的兩點:(1) 要明確具體,(2) 要誠心誠意。
要稱讚就要稱讚具體的事蹟,像說"你念了兩個小時,真的好努力喔"。針對努力的過程而非結果,少用虛空的形容詞。另外,七歲以上的小孩可以輕易嗅出不誠心的讚美,所以不誠懇的讚美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讓小孩覺得大人都在呼攏。
抓讚鬼要知特徵
被過度稱讚的小孩有幾個特徵:(書中將他們稱為praise junkie,即是對讚美上癮的人。中文對上癮的人通稱為鬼,像賭鬼或酒鬼,所以我想praise junkie大概可以翻成"讚鬼")
他們做事動機是為了他人讚美,因此而無法享受過程。
維持優越的形象對他們相當重要。實驗證明讚鬼的競爭性很強,別人的失敗就是讓他們顯得更成功的機會。
讚鬼無法了解用功的真義,作弊傾向很高。沒有處理失敗與挫折的能力。通常缺乏獨立自主思考能力,總是想要尋求他人的認同。遇到困難很容易就放棄。
讚鬼常常觀察老師的眼神以確定自己擁有老師的認同,講話的時候通常都是探路性的問句而非自己的結論。
大學中這些讚鬼們寧願直接放棄整堂課,而不願在用功後取得平凡的成績。選擇主修對他們是件很困難的事,因為他們害怕失敗而無法下定決心。
書看到這裡,我突然覺得這個人好面熟。
ㄟ,這好像是我小時候在台灣的樣子喔。
雖然不記得有被父母大力稱讚過,可是因為本人從小是個小才女,所以一直都是到處被親友老師長輩稱讚的小孩。
除了國中很努力的用功考上北一女之外,我就一直選擇簡單的路走。
害怕大學聯考失敗所以就選個簡單的去推甄。大學修的課大多不是成績超好就是直接放棄算了,所以平均分數頗低。
畢業後因為怕找不到工作的挫折,很隨便的接受了第一份當教授在研究院助理的工作。
就連MBA也隨隨便便的選了超容易進的小學校(當初在學校認識了保羅是主因之一,所以這可以另當別論啦)。
是在念MBA的時候才讓我完全改變了對學習的態度。
大概是因為被保羅逼去念超難的財務主修(人家本來要選簡單的行銷或是行政管理的...)。在男朋友面前丟臉事小,有辱台灣國威事大,於是只好咬牙狠狠地用功了起來。
加上美國教育提倡獨立思考,課程進行方式與台灣一般的你講我聽差很多。我就這樣莫名其妙地突然領悟到學習的真義,突然搖身變成一名很享受挑戰的犯賤鬼。當征服完一門外星語般的課、將完全看不懂的鬼念咒變成暸若指掌的感覺真是超爽的。最後竟然有生以來第一次童叟無欺地拿到所有財務主修課程平均GPA 4.0滿分畢業。
開始工作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考完一張證照就像上癮一般想考下一張,所有證券保險投資顧問證照都考過之後還很犯賤的主動跑去報名考CFP。雖然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每天都在咒罵自己幹嘛沒事犯賤的K書地獄中渡過,每天下班回家從六點念到九點半,比聯考還辛苦,可是我真的很享受征服美國稅務法律投資保險分析這些鬼畫符的過程。
考過之後沒三個月又開始計畫下一個挑戰是什麼。
我就這樣變成了積極進取的人耶,好險喔。
不過每次大考的時候還是會很擔心沒考過怎麼辦,一定會受不了而崩潰的(好險上天保佑有考必過)。同儕業績不好有時候還是會很壞心地在心裡偷笑(裝得跟天使一樣就是了)。
畢竟還是一個讚鬼上身的徵狀啊。
The S Word
很多美國父母無法自拔地一直稱讚自己的小孩,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小孩才會有被愛的感覺。另外相信"虎父無犬子",所以在稱讚自己小孩的同時也是在往自己臉上貼金。更多父母覺得當身旁的其他父母都在稱讚其他小孩時,若不跟著讚美一下自己家小孩,自己兒子女兒就好像沒人愛一樣。所以幫助孩子自尊心是藉口,往往出發點是讓大人自己有面子。
很多美國朋友有小孩的家裡,"stupid"都是一個被禁止講的髒字,通稱"S word"。
現在看起來"smart"才是應該要被禁掉的"S word"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