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8152  

今天早上出門前,我蹲在門口幫小札克穿鞋子。

保羅站在門外面大叫米卡出門跟他去尿尿。不知道是米卡尿急還是怎樣,這肥狗竟然加速朝著門口衝來,一頭狠狠地撞上我左臉頰。

我彷如被揍一拳一樣,馬上KO倒地。

坐在我近距離前方的小札克看到此景被嚇得放聲大哭了起來,一發不可收拾。

我天旋地轉加臉頰發麻神色扭曲無法言語,直聽到保羅跟他說『Mama is ok, Mama is ok!!』,小札克自顧自地狂哭。

兩分鐘後我的臉頰下巴骨頭勉強有恢復生命的跡象,我才得以看著哭喊不停的小札克說:『你被嚇到了對不對?』

小札克流著淚點頭啜泣說:『我被嚇到了。』

我臉還是很麻,說:『是不是因為你很擔心我,所以你很緊張?』

小札克漸漸停止哭泣:『對,我很擔心泥。』(這外國人三聲說得很不標準)

我說:『謝謝你這麼擔心我。就像有時候你受傷了,我也會被嚇到,也很擔心你。我有時候也會緊張到哭耶。』

逐漸平靜下來的小札克看著我說:『妳受傷了,我很擔心妳。』

我再次跟他道謝,跟他保證我沒事了。然後催促他上車,我們又快遲到了!

開車上學的路上,他再次跟我說:『馬麻,我很擔心你。』

我慢慢地說:『你知道為什麼嗎?我們很關心一個人的時候,如果他受傷了,我們就會很擔心喔。我很關心你,所以你受傷了,我就會擔心你。你很關心我,所以我剛剛被撞倒了,你就被嚇到,然後很擔心,對不對?』

小札克沈默了一下,然後宣佈說:『我很關心泥!』

***

我上過的親子教養課與讀過的教養書中,再再提到情緒管理教養的重要性。

龐大又不熟悉的情緒對幼兒來說是很有壓迫感的,他們也不清楚這種恐怖的感覺是否正常?龐大情緒無法言喻又不知如何處理時,只能用哭鬧甚至偏差行為作為宣洩出口。

舉一個我印象很深的例子:去年底我媽媽從台灣飛來我家幫我帶北鼻麥,住了三個月之久。小札克每晚跟外婆一起睡了三個月,已經變成好麻吉了。

送我媽媽回台灣的那個晚上,從機場回家路上已經十一點多。從來不可能在這麼晚的時間在車上保持清醒的小札克,竟然一路睡意全無,而且開始吵着要北鼻麥的玩具跟被子,然後還堅持要坐北鼻麥的嬰兒汽車安全座椅。

平日只要我有耐心地並且邏輯清楚地跟他講理,十次有九次他會試著了解配合。可這次不管我怎麼跟他解釋,他就是堅持一定要在高速公路上跟沈睡中的北鼻麥換座位,並且以我們拒絕為由開始大哭大鬧,一發不可收拾。

這是他第一次真正面對離別的傷感。被這麼龐大的失落情緒壓迫着,兩歲多的孩子不知道怎麼面對,所以就隨便找個知道我們一定會拒絕的雞毛瑣事拿來當做發洩管道。

不夠了解自己、不能面對自己情緒、無法與內在對話的大人,不也常常幹這種事情嗎?

工作上受一肚子氣,回家不能釐清自己的負面情緒,反而在家人身上出氣。

身心受傷卻不能與自己的內在心靈對話的人,只能把負面能量投射出去,做出傷害他人的舉動。

東方社會的傳統教養方式對於情緒的處理方法是相當壓抑的。哭泣是很丟臉的事情,生氣是沒修養。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沒有辦法學習坦然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於是傷心時覺得羞恥,恐懼時覺得丟臉,難過哭泣時覺得見不得人,憤怒時傷害他人。滿載著種種彆扭羞恥不安感,要怎麼讓自己與自己和平共處?

就是因為如此,從小開始的情緒管理教育才這麼的重要。

第一步就是替孩子的情緒貼上標籤,把巨大莫名的負面情緒具體化,幫助孩子釐清思緒,教他如何與情緒和平相處。

『你是不是覺得很失落?』

『這種感覺叫失望。』

『你是不是很傷心?』

『你覺得很害怕對不對?』

這是我從小札克還是學步兒時就開始練習的功課。剛開始有點困難,因為對於釐清自己情緒的能力、坦然面對負面情緒的修養,我自己都仍然需要多加修煉。

不過漸漸地這成為一種習慣。小札克每一次的莫名哭鬧都似乎是讓我理出他情緒源頭的挑戰遊戲,挑戰成功的話就很有成就感。

久了之後,他的情緒也越來越穩定。現在與其選擇大哭大鬧,有時小札克會直接跟我說『我很傷心』、『我覺得很害怕』。

我會跟他說『我陪你』、『我保護你』,我會教他『傷心難過的時候可以哭哭沒關係』、『生氣的時候可以打枕頭』。有時候我覺得他坦然面對自己情緒的程度都已經快超越我自己了。

小孩就像是原始人,我們有的情感他們都有,可是這麼赤裸不加修飾卻更真切。

請大家想像一個讓自己極度傷心難過的情境:或者愛犬去世、或者被男友遺棄、被生意夥伴背叛。

當你極度難過無法停止哭泣的時候,你身旁的朋友說的什麼話會講到你心頭?

是(A)你不哭的話我就買禮物給你,(B)你再哭我就不理你了,(C)It's OK...沒關係,其實情況沒有這麼糟糕啦,

還是(D)你一定很難過,我懂你的感覺。

有時候跟保羅吵架,吵得天翻地覆氣到不管說什麼都沒用的時候,一句『對不起,妳一定覺得很受傷』,一個擁抱,就讓我淚如泉湧仿佛找到知己般的感激,火氣也一下子就消了。

我們內心深處都有被他人了解的渴望。

孩子哭鬧的時候,不知所措的大人常在直覺下使用利誘(不哭就給你糖吃)、威脅(再哭我就要生氣囉)、哄騙(沒事啦幹嘛哭)等手段。可是仔細想想,好好地引導孩子的情緒,幫他把情緒上標籤、讓他知道我們了解他的感受、教他這些負面情緒是正常的、幫助他與負面情緒和平共處,才是最能幫助孩子的治本的方法。

了解這點之後,小札克每一次的莫名哭鬧都變成機會教育,我也變得比較有耐心了。

今天早上,就是我被狗揍了一拳之後的情緒管理機會教育。

(生平沒被揍過一拳,原來是這種感覺,特寫此文為紀念)

IMG_8839  

arrow
arrow

    布魯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