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240.JPG

雖然說我在美國當了十三年的投資顧問,碎碎念的親子部落格也寫了七年多,在我家部落格上討論理財的機會卻極少。仔細想想,七年來好像也不過就只寫了『你家的零用錢發對了嗎?』這一篇而已耶。

這次應親子天下邀稿,剛好可以一償宿願,從一個剛好身為投顧的媽媽角度進一步與大家分享一些我們家幼兒理財教育的經驗與想法。

沒有人是從教科書上學用錢的。在孩子們長大到有機會接觸任何正式的財務相關知識之前,十幾年來的家庭教育環境早已塑造出孩子們的價值觀以及對錢的態度。

也別以為孩子們長大成人就自己會弄懂理財相關雜務。我就認識好幾個因為多年來配偶全權掌管家庭財務事項,六七十幾歲喪偶後才充滿恐懼地開始學習怎麼付帳單、開支票、讀投資報表的銀髮客戶。

都已經是退休老人了,卻仍對預算對投資毫無概念而過度揮霍到幾近敗光退休金的客戶,竟然也不在少數。

從兩少爺們蒙特梭利紮實的的建構式數學教育中,我見識到孩子們理解複雜概念的能力根本就超越我們所能想像,也學習到孩子從小對抽象概念建立熟悉感的重要性。

華人家庭文化中常持有一種『錢的事情小孩子不要多問』的態度,孩子們至多學會存零用錢去買想要的東西,到十幾二十歲初出社會時才會被完全陌生的稅務、財務、投資、保險、貸款等概念大轟炸。

少數一些比較幸運的孩子們也許能夠很快搞清楚狀況衝出迷霧,大多數的孩子們卻總是跌跌撞撞浪費幾年的金錢與時光才有可能走上正途。

雖然都已經是奔四的大媽了,我對人生第一次報稅時滿腦充滿迷霧問號以及二十三歲時在美國銀行開設第一個支票帳戶時的陌生恐懼感仍然印象深刻。

因此我相信,從小讓孩子對理財世界中的各種課題建立熟悉感是必要的,於是只要抓到機會我就會與兩少爺閒聊理財相關話題。

倒也不是要刻意坐下來給他們上一堂理財課,這樣大概也不會有人想鳥我。與蒙特梭利教育讓孩子們從環境中學習,著重讓孩子融入家庭生活與真實社會銜接,還有將抽象概念簡單具體化去讓孩子建立熟悉感一樣,兩少爺在家庭環境中觀察到我們進行理財相關動作而發出疑問時,我就會盡量用簡化的邏輯概念去解釋給他們聽。

希望兩少爺能從生活經驗與家庭環境中學習理財,淺移默化,終能把這些大概念當成理所當然的事。

畢竟『錢』就是『錢』,是一個讓市場上供給需求流通方便、讓生活不缺吃穿的『工具』。

錢不代表人的價值,錢不應該是自信的來源,錢不等於安全感,錢不是批判人的標準,錢更不是生命的軸心,也不應該是快樂的泉源。可是如果我們與錢財有著良好健康的關係,並且能夠好好地運作利用,的確能為人生帶來很大的幸福。

在『你家的零用錢發對了嗎?』一文中我淺談過一些客戶們對錢扭曲的態度造成人生的不幸。一些從小被錢綁架的孩子們,有著錢等於愛、等於安全感的價值觀,長大後也只能惡性循環把賺錢當人生最大宗旨,繼續用錢去綁架下一代,於是到老年時親子關係惡劣、子女為爭錢而決斷的美金千萬富翁我認識好幾個。

因此我們在家會比較注意不拿錢來當孩子表現的獎賞,不因為幫孩子買了什麼比較貴的東西就沾沾自喜、表現出一副是因為愛你才會花這種錢的模樣。與孩子討論不同的職業時不會因為哪行比較賺錢而表現不同的喜好程度,不因為誰比較有錢就釋出較多的敬意或善意,不絡出『賺錢這麼辛苦還不都是為了你們』的氣話。

總而言之,就是希望盡量在孩子面前展現出對錢不卑不亢的中立態度,讓錢這個『工具』維持在『工具』的地位。

同一時間,找到機會我們也會教導兩少爺用錢、賺錢與理財、惜財的重要性。

偶爾上街買東西,兩少爺被誘惑到而吵著要買什麼騙小孩的東西時,我會先同理表達我知道他們真的很想要鬼東西的心情,然後就事論事地跟他們解釋預算就是這麼多,房子車子學費以及買菜吃飯度假都要花上一定的錢,所以如果我們在不需要的東西上隨便花錢的話,就可能必須在哪些重要的方面作出犧牲。

邏輯解釋得清楚的話,通常兩少爺就都會很上道地做出取捨。

牽兩少爺一起上農夫市集買菜的時候,我常會一人發十塊美金,讓他們自己去問價錢去選買他們想要的東西,不多加干涉他們的選擇。當已經六歲的小札克發現五塊美金竟然可以買到一袋小桃子,或是只能買一塊大手工餅乾,他很快地就做出『一袋桃子可以吃比較久』的讓手上的錢得到較長遠利益的選擇。

每年遇到報稅季節,我總是會閉關在書房裡一陣子,然後又會與保羅一同消失幾回與會計師會面。

小札克與北鼻麥每年總會發出疑問,我們也總會簡單清楚地解釋:每個人賺錢之後都要付一部分給政府,這樣政府才會有錢去做鋪馬路、修橋樑、蓋公園、開消防局跟警察局與學校、付薪水給警察消防員軍隊校職員、救濟資源匱乏的人民等等重要的事。

南加州每年夏秋幾回大火,雖然離我們家很遠,兩少爺擔憂地問過幾次如果我們房子被燒掉怎麼辦。我也藉著這個機會簡單解釋如何藉著每個月付的小額保費以轉移重大風險的保險概念。

小札克問我為什麼要去上班為什麼不能陪他,我同樣就事論事地簡單解釋:我跟把拔在工作上提供老闆公司所需的服務,老闆因此而付錢給我們。這樣我們才會有錢去付我們家所需的服務、買我們家所需的產品。

像供需平衡這種市場經濟概念我們也聊過幾次。當小札克丟出為什麼哪個東西比哪個東西貴還是為什麼誰賺的錢比較多之類的大哉問時,我就會抓到機會簡單解釋供給與需求的關係:供給比需求低時,價錢通常就比較高。所以比較稀有的水果會比較貴,一個具有比較專業的、比較不普遍的能力的人,薪水就會比較高。

兩週前柳丁學校開了一堂幼小銜接的孩子身心發展說明會,老師們強調這個初上小學年紀的孩子們會越來越有著把世界事理邏輯弄清楚的需求,我才想到平常我們聊的這些事的確偶爾會突然在小札克腦海跳出來讓他莫名思考著。上週六小札克就突然在上廁所時冒出大哉問:『馬麻,一定要工作才能賺錢嗎?』

我想了一下後認真回答:『不一定。有另一種賺錢的方法叫做投資。』

小札克又問什麼是『投資』。我簡單說明,如果我們把錢拿去買一個以後可以賣比較多錢的東西,或是一個會讓我們增加收入的東西,這種花費跟一般花了錢就沒有了的花費不一樣,就叫做『投資』。

我們家有一棟拿來出租的暱稱『松鼠屋』的房子(因為常常在那兒遇到松鼠),之前幾回跟保羅一起當長工裝修整理房子時,兩少爺都在旁陪伴著。他們也知道那屋子雖然是我們的,可是是別人在住。所以我簡單拿我家松鼠屋舉例說明:我們買了一棟房子,可是租給別人住,他們每個月就要付我們租金,這樣我們每個月就會賺比較多的錢。加上很久以後我們可能想賣松鼠屋的時候,應該可以賣到比買的時候更高的價錢,所以松鼠屋就是一份『投資』。

沒想到,小札克不但很快地把這個邏輯搞清楚,又更進一步大哉問:『那還是要先工作賺錢了之後,才可以有錢去買投資啊?』

我進一步解釋:『沒錯,所以大部份的人都需要工作。剛開始賺一點點錢的時候可以做小額投資,等到錢存比較多的時候就可以買比較貴的投資。等到投資越積越多,帶來的收入夠了,也許就不用工作了。不過像房子這麼貴的東西,不一定要把所有的錢都存到才可以買,如果每個月上班賺的錢夠多的話,就可以跟銀行借錢,之後每個月慢慢付銀行錢,就像我們的租戶每個月付我們錢一樣,這就叫做leverage。這種跟銀行借來買房子的錢就叫做mortgage,我們有時候跟你說每個月要付房子的錢,就是在付銀行的mortgage。』(此定律只限用於沒咬金湯匙出生的小孩)

已經從廁所聊天聊到餐廳時,小札克看到桌上我們剛買的三明治,興奮地說:『我知道!這個吃掉就沒有了,所以這就不是投資!』

我開心笑道:『You've got it!』

希望孩子們早早從生活中了解投資的概念,因為說實話,『時間就是金錢』六個字在投資理財世界裡是大真理。

從以下美國政府證交會網站提供的簡單複利計算表為例。若是一個人從二十歲出社會時就從第一份薪水開始定期定額儲蓄投資每月五千元,到六十歲時總共有四十年的時光,以長期平均投資報酬年率7%日複利計算,六十歲時會有超過一千三百萬元。(非複利的單利計算則僅有兩百四十萬元)

Screen Shot 2018-07-08 at 2.20.06 PM.png

若是拖到三十歲時才開始定期定額投資每月五千元,到六十歲時總共有三十年的時光,同樣以長期平均投資報酬年率7%日複利計算,六十歲時則僅有六百萬元,竟然還不到早他十年出發的人的一半。(非複利的單利計算則僅有一百八十萬元)

Screen Shot 2018-07-08 at 2.20.51 PM.png

以上兩個過度簡化的例子不包含任何人生與市場大小變數,也非任何特定產品推薦,唯一目的在於讓大家對『時間就是金錢』、『投資時間長度與報酬率同樣重要』的大概念能夠一目暸然。

也就是因為這個大概念,美國大部份企業機構都有著直接從薪資扣取可抵稅的401k、403b、457等等不同類型的儲蓄退休帳戶。帳戶內提供多種基金投資選項,宗旨全都是希望大家能夠從第一份薪水就開始定期定額長期儲蓄投資。

各家證券基金投顧等投資公司網站上也通常都有退休金試算表,輸入自己幾歲、每個月可以存多少錢、預估長期平均年獲利率、想要幾歲退休,就會跑出到時大約會累積多少錢的結果。

雖然說沒有殺進殺出的投機型炒股票這麼sexy這麼exciting,好好分散風險的穩健型基金才是朝著長遠目標去長期投資儲蓄的好朋友。

因為在工作上我常常見到老客戶們手上大筆錢財卻省吃儉用什麼都不敢花、生活品質並沒有因為財富而隨之提升多少的慘劇,或是一生沒有太重視到退休金儲蓄或子女大學教育基金而到老年越過越窮苦的悲劇,我真切地相信著尋找花錢與存錢平衡點的重要性。

錢是用來提升生活品質的工具,所以該花的我們家會花,該玩的也都不省略,不會因為想省錢就犧牲掉讓我們覺得幸福的生活品質。畢竟人生苦短,盲目地省省省存存存到萬一哪天發現我得了什麼絕症豈不是被狠狠虧到。

同一時間一定要計算好長遠財務目標額,每個月在花薪水前,首先把朝著幾個大財務目標邁進的投資存額當成最重要的家庭支出,然後捏好預算讓收支平衡,這樣玩樂糜爛錢花下去也就不會太有罪惡感了。

美國退休帳戶是這麼存的,教育基金自然也是。所以政府有所謂的529教育儲蓄基金,由各州選擇基金公司提供,同樣也是讓大家能夠從孩子出生時就開始定期定額地小額投資,慢慢存出十八年之後貴到爆炸的美國大學學費。我家兩少爺的未來學費也就靠它了!

本文為親子天下X國泰投顧『儲備未來競爭力』活動邀稿,活動主題網頁請點連結:https://link.parenting.com.tw/qmILF22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布魯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